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当科学与人文一起面对生命II|不同观念视域下的“生”、生命与人类

2022-08-04 01:42:04

全程录像回放👇

8月8日晚,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召开线上工作坊第二话“不同观念视域下的‘生’、生命与人类”。此次工作坊通过线上视频直播方式进行,并在哔哩哔哩平台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

05.jpg

这是一场道家文化与佛教思想哲学性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2022-2023博古睿学者陈霞和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颂就“不同观念视域下的“生”、生命与人类”讲述了各自的研究与思考,并展开了关于“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什么是活”、以及“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等话题的深刻讨论。本次对话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20-2021博古睿学者白书农主持。

01.jpg

会议伊始,主持人白书农首先介绍了本次对话的发起缘由和对谈嘉宾,并请两位对谈嘉宾作破题发言和对谈。白书农介绍,在目前动荡的世界中,博古睿中心起到了搭建东西方对话的桥梁,致力于推动影响人类深刻变化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作用。而作为博古睿学者的亲身经历,让他感觉这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思想反应器(think reactor),各种思想在碰撞,新的思想又于此产生。


道家生命观

首先是陈霞发起了主旨讲座“道家生命观之我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鲲鹏展翅 宇宙视野”。通过《吕氏春秋》中“楚弓楚得”的故事以及庄子的《逍遥游》,陈霞指出面对生命时道家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宇宙视野。

02.jpg

其二,“道生万物 通天一气”。老子认为一切都是因为道而产生的,即“气化而生”,气能够容纳万物。庄子“混沌”的故事则以寓言方式思考宇宙演化,也启发了一些现代物理学家。从“气化”“道生”等理论可以看出古代哲学家其实已经在寻找万物的统一性,要么统一于道,要么统一于气。当然相比较而言,道比气是更为根本的产生万物的根源。

除了探究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是什么”,人文学者更具特点的思考在于生命“应该如何”。陈霞重点回答了生命产生以后如何度过生命的问题。她在第三个方面讲到,“两臂天下 孰重孰轻”。首先,道家对生命尤其重视,认为天地宇宙当中生命万般珍贵。《老子》第13章提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其中提到了权力来源于老百姓的寄托,百姓把天下寄托给珍爱生命的人来管理。由于重生,老子也非常反对战争,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家提出生命应该“自适其适 宽容于物”,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庄子所谓的“自适”,指适性,就是与自我相适应、相一致,符合主体的本性,这正如费希特在《论人的使命》里提到的,“人的最终和最高的目标是人的完全自相一致。”所以道家对天下的一切都带有慈悲的心理,“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物。真正的利他是把他人当目的,而不是当手段和工具。然而,要让生命与自我相适应,需要无为的条件,即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大成若缺”,老子对人性的不完善、对人性的弱点抱有一种深深的同情、深深的理解。人性的缺陷是自然的,不完美是人、生命、生活本来的样子。道家追求的是返璞归真的简单生活。此外,道家生命观中非常有特点的是讲究“游”。游戏人生、无用之用,这里不是说“躺平”、不服务社会,而是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人、他物。嬉戏泥泽、汪洋恣肆,庄子本人就是以“游”的方式生活的典范。域中四大、眇乎小哉,道家对待“人”的态度非常有张力。《老子》第25章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即是与天地并存的四大之一,有很强的主体性,但这种主体性并没有让人变得傲慢。《庄子》又说“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人是非常有限的存在,要以谦卑的方式待人待物,,以柔弱的方式处事,柔弱胜刚强。

其四,“生死一体 安时处顺”。生命要面对死亡的问题,道家认为生死是一体的,把死生看成生命旅程中的自然的过程。

最后,“走出中心 万物一齐” 道家在思考人生的时候也考虑了万物的角度。《庄子》中有大量与动物、植物对话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庄周梦蝶,以及庄子同惠子辩论“鱼之乐”的故事。这种关系超出了仅仅对动物的保护,人还和万物嬉戏,一起游玩。


佛教视域下的“生”

随后,王颂围绕“佛教视域下的“生”——生命与人类”进行了主旨演讲。分为六个方面:第一是生命与生物,生命和生物是不是同一的东西,在佛教当中怎么理解?第二是无我和我的关系是什么?第三是佛教对生命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像生活中能看到的一些戒杀、护生、放生,它们的根据、历史来源是什么?第四是关于佛教对生命的态度,舍身与修身这看似矛盾的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五和第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命延续的动力是什么,二是生命的延续到底有什么意义?

03.jpg

首先,生命不同于生物。生物是我们一般所讲的一期生命,即有肉体、有精神的生命体,它遵循生住坏灭的缘起法则。而生命本身是以轮回的形式持续的,今生只是一期的生命,生命本身以轮回的形式持续地存在。佛教讲的一期一会,指的是一期的生命。这样一种轮回的概念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在雅利安文明中很早就有轮回的观念。佛教在轮回当中进一步加入了“识”的概念,即生生不息反复的生命主体,丰富了轮回的观念。

第二,无我与生命流转。在佛教看来,“我”不是真实的,它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每一个因素都是“因”,但每一个因素又不是完全的“我”。“我”可以分成五蕴、四大,这个“我”是一期生命中呈现的主体。生命的轮回主体“识”受无明、业力和缘起法则的推动,重复轮回的生命流转现象。其中,缘起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法则,非常简单,也非常深刻——“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在相生相待的关系作用下,生命一期期地轮回流转。

第三,敬畏生命、戒杀护生。我们要强调,佛教源自印度,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不杀生是印度普遍的文化。耆那教至今将不杀生(ahiṃsā)奉为重要教义原则之一。“不杀生”还有一个原因是六道轮回。此外,《梵网经》的戒律是汉传佛教食素的依据。王颂总结,护生在佛教经典当中是有流变的,从早期简单的因果一报还一报到后期的慈悲,从简单的自我意识到我和他者关系的意识,这也是大乘佛教发展的特点。

第四,舍身和修身的关系。佛教首先的出发点是打破对现世世界的执着。佛教观念中,不应当执着于生命,不应当贪恋肉身,而且为了更高的目标可以舍身,比如舍身饲虎。与此同时,佛教也吸收了印度瑜伽和密教的传统,在中国又吸收了道教的传统,很强调修身。尘世间的高僧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寿命很长。佛教对于舍身和修身的辩证态度,用通俗的话来讲是既不执取,也不作践。虽然它是臭皮囊,但也是我们精神力量的依托。

第五,生命的延续与动力。佛教认为生命的外在推动力(增上缘) 是性,也就是生物学上的性。在小乘佛教,即佛教的第一个阶段,佛家认为生命是痛苦的根源。生命因为性的作用才产生,戒律中对性的禁忌是要切断轮回的外在推动力。大乘佛教突破了小乘对出离心的坚持,认为过多强调这一点,也是一种执着。因此,大乘佛教讲入世和出世不二,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从严格意义上讲,大乘佛教不反对性本身,反对的是邪淫,主张用节制的态度控制欲望,以此作为修行的过程。

图片2.png

第六,生命延续的意义。关于这个世界是怎样的问题,哲学与宗教已经把发言权让渡给了科学,但对于世界的意义的问题,追问即解答,这是哲学与宗教的价值所在。一期生命遵循基本缘起法,缘起法在现象上的特点是无常,即生住坏灭,都有从生起、持续到消散的过程,生命体概莫能外。既然如此,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简单而言,我们每一期的生命看起来是生住坏灭,似乎没有意义,但生命整体反复轮转的整体过程是绝对有意义的。总结来说,佛教对生命的基本看法可以分为身心两个层面。在身的层面,四大地水火风构成一期生命体的生物,遵循自然属性,具有无常特点。其具体的而变化过程(即“化”)本身没有特殊意义,特点是“显、粗”,容易觉察。在心的层面,更加“隐、细”的是我们的意识,要把握、认识到意识需要通过冥想、禅定。其迁流回转,具有社会属性,具有意义。生死是五蕴聚散离合的过程。从小乘佛教到大成佛教,我们可以看到从生到共生,从自利到利他的提升和飞跃。


科学与人文如何观察世界

在对话环节,白书农首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感悟:道家有一种质疑的精神,在春秋战国大家都想抢地盘、抢天下的时候,道家站出来问:是不是需要这样?此外还有一种换位思考的宇宙观。我们现在看待世界有不同的视角,如何在不同视角下真正能够理解这个世界本身是什么?庄子如果做了宰相,那么人类的思想宝库里就少了逍遥,这对于心态的平衡、社会的平衡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

接下来,白书农向陈霞提出了问题:道家提倡的尚俭有没有底线?陈霞回答:老子和庄子对过度的欲望都有批判。老子讲“少私寡欲”,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陈霞认为现代社会提倡返璞归真的简单生活是有必要的。庄子的“丧己于物”讲的是人沉沦于自己拥有的物里面,反而丢失了自己。如果过度占有外物,某种程度上,人何尝不是被这些外物所占有的。我们未尝不是被车、房、奢侈品占有了呢?过度的消费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目前我们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人类需要担起对生命的责任,自我节制,自我约束,减少消费和浪费。人在基本生活满足以后,剩下的空间可以去充实我们的精神。精神产品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增加。

最后就白书农提给王颂的问题“佛教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王颂认为现代社会强调个体权利,现代文明建立在对个体价值肯认的基础上,而既往的价值观往往建立在外在的超越或者群体之上。中国人常说光宗耀祖,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个体牺牲的自觉,有付出代价的才叫道德的行为。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佛教和其他价值观一样,强调对小我和大我的认知,认为生命的价值在轮回之中。基础是解脱,高级是菩提,或者说自利和利他,自利是让自己摆脱轮回之苦,利他是使他人得到解脱,让他人获得觉悟,基本的价值是这样。

04.jpg

对谈持续近3个小时,对谈嘉宾围绕诸多问题逐一展开精彩对谈。现场和线上听众反响热烈。

06.jpg

于涵,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 |记录
曹越洋,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博士生|采写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活动时间:

2022-08-08

活动地点:

线上直播

活动状态:

已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