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北大博古睿、剑桥CFI举办“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人工智能叙事”研讨会

2020-09-01 10:56:13

1.jpeg

8月18日,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利弗休姆未来智能研究中心(CFI)在线联合举办“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人工智能叙事与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研讨会。当天的活动是剑桥CFI团队“全球人工智能叙事(Global AI Narratives)”项目的首次数字合作。该项目是一项跨学科、跨文化的倡议,旨在了解人工智能在不同社会中的本地化解释。正如CFI的坎塔·迪哈(Kanta Dihal)博士所言,到目前为止,利弗休姆未来智能研究中心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西方传统上,使用的大都是英语资料来源。然而,人工智能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它日新月异地发展,持有希冀和忧惧交织的心态。我们只有通过建立跨国家和跨文化的合作,才能尝试发现不同的世界观如何塑造这种希冀和忧惧之间的平衡。

4.jpg

从古代文明走入现代文明,中华文化跨越数千年,保持着惊人的文化连续性。在近现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产生于西方的各种思想纷至沓来,陆续传入中国,其中包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受这些外来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可能只是在反映西方社会对人和机器关系的看法,比如两者关系就像主人和奴隶。而百年来涌入中国的外来思想不能遮蔽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连续性和哲学传统,深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家等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活跃在当代中国,此次研讨会就是试图通过探讨这些文化因素和历史叙事,去理解当下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首位发言人张柏春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尤其是中国机械、力学、知识传播和技术转移的历史。他从先秦思想中对机械发明的论述入手,介绍了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叙述的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东汉,再到宋元时期。对机械、武器的态度演变和哲学解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先秦思想对现代人接受当代新兴技术的启发。古代的文献和寓言反映出墨家、道家和儒家学者对技术发明的忧虑,他们认为奇巧的技术会扰乱社会秩序。例如,公元前4世纪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庄子就反对使用桔槔(一种提水工具)之类的机巧的器械,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自动机器和武器也被当时时代的人视为超自然力量,不少思想家对它们持否定态度。

然而,现代社会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道家和儒家思想应该为中国近代技术落后负责。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因为道家反对破坏自然秩序的人工事物,以及儒家对探讨自然规律不感兴趣,所以中国技术发明匮乏。张柏春以历史例证反驳了这种对先人的指责。在讲座中通过许多案例向我们展示,古代技术并没有因哲学上的忽视而停步不前,在战国、两汉、三国两晋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都出现了许多新发明。正如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宋冰总结说道,中国古代哲学似乎并没有阻碍古代技术的发展。

5.jpg

在张柏春对古代科技的叙事中,从古到今有一个相似之处,即新技术可能因人们对人工事物所产生后果的未知和恐惧而遭到质疑。同样,在今天,由于缺乏关于新技术运作的先验知识,其效果和负面作用的大小存在不确定性,人们担心想象力可能被滥用。张柏春强调的另一个相似叙事是,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如何改变某项技术的用途,比如“刀可以用来切肉,也可以用来伤人”。从对新技术的历史论述中得到上述经验,并不能够回答下面问题产生出的恐惧是如何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技术的用途是什么?技术是如何运作的?

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盖菲的研究方向包括道教方术、神仙信仰和庄子哲学等方面。她的发言主要讨论技术哲学,解释了道家技术理论中技能、技术和技巧之间的区别。盖菲认为,“道”指支配自然和个人生活的方式、途径或原则。循道是最终目标,但技能和技术起辅助作用,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道教的技术理论可以从两个轴展开:为巧(练习技能)和为道(修道)。她看到两者在现代的对应,“为巧”类似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而“为道”则类似人类与人工智能技术达到和谐的过程。

东西方对神的不同信仰是我们现代人定性人工智能的叙述的组成部分。盖菲认为,西方关于神优于人类的森严等级制度源于希腊神话和一神论宗教。相反,在中国神话中,神更平易近人,与人类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在道家思想中,人是自己的主人,所有的人最终都可以成为神。超越自然生物和超自然生物的界限创造了人和神的统一。与这种信念结构相对应,一个具有超人智能的人造生物不太可能被认为与人类有高下之分。相反,人工智能可以与人类和谐共存,甚至允许人类通过技术协作成为“超人”,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一观点曾出现在古代道家思想的辨析当中,但最近经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技术专家的讨论,而备受关注。他们提出,通过植入大脑的人机界面,可以更好融合机器与人之间的关系,降低机器主宰人类的可能性,因为两者已经成为一体。

6.jpg

邱岸雄,《新山海经3》动画截图

来自上海的独立艺术家、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邱岸雄,是一位将水墨画美学引入动画电影的先导者。他通过其探索性作品《新山海经》,对古代和现代的技术观念进行诠释。在他的作品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将现代的工业机械产品通过远古视角描绘为《山海经》里各种异兽,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反映出古代和现代的独特结合。其艺术作品富有想象力,发人深省:导弹好似空中飞鱼,汽车被描绘成负重的野兽,坦克有大象一样的头,直升机是有四个翅膀的鸟,而微型无人机象蜜蜂。邱岸雄的动画作品描述了日益模糊的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限,将他想象中的悲观未来变成现实:人们整天呆在室内,只与电脑互动,通过虚拟现实体验生活,而城市里空无一人。他的诠释揭示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也留意到人们对人与机器完全融合的担心。

总之,在新兴技术以及人类和人工智能等级关系的论述方面,中国丰富且多元的历史展示了其文化特有的叙事。基于此,CFI的斯蒂芬·凯夫(Stephen Cave)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在西方,人类与人工智能为主奴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这些历史叙事和文化因素是否导致中国社会在两者关系上产生了与西方不同的认知?但似乎的确如此。中国哲学和宗教认为,人类自身、动物甚至工具都有灵,对神的这种理解将人工生命置于更加平等的地位。它不是我们要去奴役的力量,而是人类可以与之合作的力量。而决定技术作用的好坏取决于它的使用方式,这说明人工智能可能是对人类的威胁,但也可能是一种向善的力量。就像刀既可以用于切肉,有益于人类生活,但也可以用来伤害甚至结束生命。这样看来,我们是否能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还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与之互动。中国在推动技术发展和培育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方面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但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过去而非未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长期影响与人们对新兴技术的看法之间的关系。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计划在11月举行后续讨论,将通过探索对科技的本地化叙述,尝试建构关于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我们共同未来的全球叙事。

本文由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实习生

汉娜·罗斯·柯克(Hannah Rose Kirk)撰写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人工智能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活动时间:

2020-08-18

活动地点:

在线会议

活动状态:

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