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中国公众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研讨会

2021-02-06 07:20:07

2月2日,“人工智能叙事在中国”系列的最后一场研讨会在Zoom上举办,主题为“中国公众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和剑桥大学未来智能中心(CFI)共同主办的系列活动,此次聚焦以下问题:

1) 中国公众如何理解人工智能?

2) 当代中国最流行的人工智能叙事是什么?

3) 是否存在地位相当于西方《终结者》的中国人工智能叙事?

4) 媒体、产业和政府分别如何影响中国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5) 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如何塑造当代中国人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关于这些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吴舫、剑桥大学坎塔·迪哈(Kanta Dihal)、苏黎世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系曾靖、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毛逸舒等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坎塔·迪哈在开场时介绍了她的研究项目“全球人工智能叙事(GAIN)”,该项目旨在了解非西方英语世界文化如何想象与智能机器共存的生活,同时创建一个真正的全球学者社区,他们可以将这些看法与人工智能伦理和治理此类迫在眉睫的问题结合起来考察。坎塔·迪哈说,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人工智能。为了建立信任和跨文化的合作,我们需要先从各自文化自身来理解人工智能。为此,“全球人工智能叙事”项目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了解不同文化的人工智能叙事。

开发与应用群体表述更严谨

第一位主讲人吴舫的演讲,基于她与复旦大学崔迪副教授合作的论文《媒体使用对中国公众认知人工智能的影响:以在线调查为依据》( Influence of Media Use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an Online Survey)。

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然而,中国公众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以及媒体使用如何影响中国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仍然并不十分显见。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复杂的技术,同时还具有文化复杂性和语义多元性。在日常话语中,人工智能被用来指代很多事物。从传播的角度讲,人工智能并不是有确定意义的表述,而是一个被媒介建构的、会随着语境变化的假想(imaginary)。

从技术的社会建构视角出发,人工智能的意象具有诠释的灵活性。使用人工智能与使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技术不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直接使用它,甚至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使用。因此,当提到人工智能使用,我们谈到的并不是主动的使用,而是一种通过猜测、想象、遭遇、回避的互动。

同时,用户的需求会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使用者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和想象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理解作为用户的受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一项全国范围的在线调查(N=738),吴舫和同事们展开研究,尝试探讨媒体使用与人们的风险感知、收益感知,对人工智能的政策支持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收益大于风险。报纸的使用与人们的效益感知和政策支持呈负相关,而电视和微信的使用对二者都呈正相关预测,不同媒介类型效果的不同与媒介形态及内容生产方式有关。与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的人,对媒体针对人工智能的表述会更严谨。

改善生活、延长生命引发期待

主讲人坎塔·迪哈的演讲内容,是她与斯蒂芬·凯夫(Stephen Cave)合作的论文《“可怕的机器人”:检验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反应》(‘Scary Robots’: Examining Public Responses to AI),该论文调查了西方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迪哈解释道,从现有叙述可以明显看出,在英语世界中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趋向极端——不是理想的乌托邦,就是骇人的反乌托邦。

坎塔·迪哈的研究讨论了一项关于英国民众对人工智能看法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结果。这项调查向受访者征求他们对8种常见人工智能叙事(四种乐观,四种悲观)的反馈,并收集他们对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能否影响人工智能等问题的看法。

42%的受访者对人工智能提出了合理的定义,而25%的受访者以为人工智能指的是机器人。在这些叙事中,与自动化相关的叙事最为普遍,其次是人工智能将比人类更强大的想法。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关于人工智能影响的常见观点在大众中引发了明显的焦虑。此外,只有人工智能改善生活、延长生命这两种叙事引发人们的期待。一些受访者认为,他们无法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提到公司或政府的力量,或某种技术决定论。因此,在讨论人工智能应用时,需要首先克服民众对这一方面的担忧。

在上半场问答环节,观众提出一些颇有趣味的问题。例如,与中国公众相比,是否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人工智能看法更加负面。对此,迪哈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媒体的影响。在中国,媒体更多描绘人工智能的好处。相比之下,英国小众报刊则经常使用极端语言,煽动民众对人工智能的负面看法。

有观众对吴舫的研究提问,中国社会不同层面对人工智能的正面或负面态度,是否存在情绪模式?比如,负面情绪更多地体现在个人层面,而正面情绪更多地反映在国家或文化层面。吴舫回答说,据她的观察,在中国,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上,对人工智能的情绪都倾向于正面态度;而且两个层面都深受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乐观报道影响。

AI话题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趋势>

在曾靖的发言中开始了研讨会后半场,她的研讨方向是“微信与人民网等新媒体上关于人工智能的公共话语”(Contested Chinese Dreams of AI? Public discourse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WeChat and People’s Daily Online)。面对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已经成为一个突出公共问题,曾靖的研究从公共领域和反公共性的多元视角,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公共话语。通过比较人民网有关政府人工智能方面的表述,与微信平台人工智能公众讨论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人民网媒体报道反映出政府对人工智能压倒性的正面态度,强调技术的经济等潜力;相比较下,微信公众账号则提供了稍大的批评性辩论的空间。

基于调查,曾靖等人的研究同时显示,两个平台的人工智能话题总体上都较少出现对技术本身的批判性反思。由于科技公司主导讨论,微信公共话语正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对于人工智能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的讨论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曾靖认为,社交媒体作为反公共领域之一,在与人工智能的经济等潜力的官方叙述进行更广泛讨论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毛逸舒作为最后一位发言嘉宾,分享了她的研究《中国网络讨论中的人工智能伦理:背景、内容与含义》(Online Public Discours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Ethics in China: Context, Content, and Implications)。与前3位嘉宾关注中国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有所不同,毛逸舒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伦理范畴。她认为,人工智能的社会和伦理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开展了广泛讨论。在中国,相关方面的讨论非常热烈,在互联网上尤其如此。

毛逸舒与同事分析了微信和知乎这两大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大量讨论。她们发现参与者非常多元,包括学者、IT行业从业者、记者,以及普通大众。他们就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所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最受关注的话题是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哲学、人工智能对就业劳动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应用的伦理困境。

毛逸舒总结道,中国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讨论与全球叙事大体一致,但在讨论重点和框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首先,中国人工智能伦理讨论更侧重于人类的长期风险,而不是针对个人的特定应用的迫切风险。其次,在中国的讨论往往反映道家和儒家的哲学思想,即变化是不变的,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应对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相应地,在中国,人们更强调学习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处,而不是讨论如何限制人工智能。毛逸舒和同事认为,以网络话语作为重要立足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并将中国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讨论推向全球话语。

全球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本地化叙事

进入第二个问答环节,观众提出问题,中国学者和民众如何定义或理解人工智能道德和伦理。针对这个问题,毛逸舒说,在中国大多数争论都是在“人工智能道德”这一主题下进行的。“伦理 (ethics)”在现代人工智能语境下是从西方舶来的名词,在词源上体现 “客观理性、科学和公意”,而 “道德(morality) ”源于中国的语言和哲学,体现 “主观美德、仁爱和个人修养”。由此,中国的人工智能伦理(道德)话语深受中国哲学和传统影响。

最后,与会学者讨论了中国最流行的人工智能叙事有哪些,有没有所谓中国的“终结者”?曾靖表示,在中国官方语境中人工智能叙事的主要特征,就是它在经济发展上的潜力,以及人工智能对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重要性。针对问题的第二部分,毛逸舒回答道,中国公众与学者普遍对人工智能保持开放心态——即使它终有一天会超越人类。

当被问及欧洲可以作何改变,以改善人工智能在欧洲的形象时,坎塔·迪哈回答说,虽然她不建议人工智能叙事必须是正面的,但中国的情况表明,在不唤起人们对“终结者”的恐惧的情况下,是可以对人工智能进行广泛讨论的。她还建议西方可以尝试更为温和的人工智能叙事。

与会嘉宾认为,我们应该反思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本地化叙事,当然目光更要放眼全世界。事实上,我们必须对人工智能叙事持开放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就人工智能如何塑造人类共同未来的问题,建立一个具有文化差异及融合特质的全球视角。

会议语言系英语,原英文综述由实习生、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在读研究生杨月恒采写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活动时间:

2021-02-02

活动地点:

在线会议

活动状态:

已结束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