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 科幻与哲学:在未来相遇
从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开始,科幻文学,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前瞻性的叙事,已走过200多年。可以说,科幻故事的叙述者们往往具象地谈哲学问题,而哲学家们则尽可能抽象打造一个科幻世界,二者在这个意义上殊途同归,都试图回答那些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受此启发,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于4月28日在线上举办了名为“科幻与哲学:在未来相遇”的项目开题工作坊,希望挖掘科幻叙事中的哲思,碰撞哲学与科幻的洞见,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变革中的人类世代。
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祥龙教授担任主持人,涵盖四个融合科幻与哲学的讨论话题,每个话题由一位科幻作家与一位哲学学者对谈分享。约有100位听众加入了这次小规模的线上讨论。
1. 科幻是一种还原
活动伊始,张祥龙说,究其本源,科幻是一种“还原”,即在故事中把我们平常习惯的一些生活与思维方式“悬置”,令其失效,从而暴露出我们生存之中更深、更残酷但也可能更美的一些特质。以刘慈欣的《三体》为例,作者通过构造三体文明入侵地球的情境,使我们习惯的生活世界中的许多信念(如人道主义)和局势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科技问题在这种残酷的状态下被还原成了哲学问题。
张祥龙认为,我们之所以可以利用科幻进行这种还原,本质上是因为人类具有本源的、原发的想象力,这是一种关乎到我们何以为人的力量。康德及其后来者将其称为“先验的想象力”,印度教与佛教称其为“摩耶”,中国古代的阴阳气化也是该种想象力的体现。
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揭示出,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的科技都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科幻应当成为科技的幽灵。转述刘慈欣在《三体》中的话,张祥龙说,我们应给科技以生命灵感,而非给生命灵感以科技的框架。
2. 科幻与智能科学
在第一个分组讨论中,科幻作家慕明首先探讨了科幻写作与智能科学的共同特征。她认为,智能科学之所以能在近10年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具备普适性的思维工具。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不仅能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还能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科学这种抽象化的特质为其赋予了广阔前景,而科幻写作与其类似,提供的不是具体的结果或行动建议,而是一种方法化的思维方式。
来自复旦大学哲学院的王球老师探讨了科幻与智能科学的对话空间。他认为,学界尚未对“智能”为何物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其概念的内涵与指称的边界尚不明晰,这为科幻介入这个话题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科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智能的根本要义,用瑰丽的想象将智能的“抽象理解”具象化;另一方面,科幻可以通过推导“另类的智能”或“高度发达的智能体”来启发我们重新反思智能与人性的关系。智能科学家、哲学家可以更多地与科幻作品对话,去追问科幻场景、设定背后逻辑上的困难。
3. 科幻与模拟现实
模拟现实是一个哲学概念,即世界也许只是一个高分辨率、高保真的虚拟游戏,我们不过都是其中的游戏角色,是一串高级文明电脑程序中的代码。
科幻作家、译者宝树首先介绍了哲学史上对模拟现实的讨论,如东方语境里的庄周梦蝶、“人生如梦”,西方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普特南的缸中之脑等。宝树认为,我们一旦认可模拟现实在技术上是可能的,“真实”的意义很可能会消解。因为假设这个技术足够发达,会有无穷无尽的世界嵌套。任何一个世界的人,哪怕实际上是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人,都不能肯定自己生活在真实世界里,那么什么是“真实”可能就没有意义了。
来自剑桥大学利弗休姆未来智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刘洋则分享了牛津大学哲学家Nick Bostrom提出的“模拟假说”。通过预设人类在未来有足够的算力,Bostrom认为,假如我们对人类的未来感到乐观,同时承认人类有兴趣去模拟文明的演化的话,那我们极有可能是运行在超级计算机中的程序。不过,刘洋补充道,“模拟假说”的前提是认为意识是一种算法,它是可以被模拟。在学界,有不少学者认为,即使我们有充分的算力,意识仍然无法被模拟,因为我们对意识如何生成、演进知之甚少,乃至对何为意识(consciousness)、何为心灵(mind)、何为智能(intelligence)都尚不明晰,何谈创造?
4. 科幻作为一种思想实验
在第三组的对谈中,科幻作家陈楸帆首先结合其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享了科幻与哲学在方法论层面对话的可能。陈认为,思想实验是科幻的本体特征,即围绕What-If,让世界发生某种变化,之后推导围绕着这个变化展开的一系列后果。在这一点上,科幻创作能够从哲学理论中汲取思想灵感。陈楸帆提到,哲学和科幻并非泾渭分明,都在试图处理这个时代的一些终极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二者可以有更多对话,让科幻作为一种叙事媒介去连接起更多学科、思想,使其流动、创造。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的田松教授在2000年前后便提及过,科幻是一种思想实验。他认为,衡量科幻作品可以有三个维度:故事(情节、人物),(科学的)场景及道具预设,思想境界(作为思想实验的境界)。利用思想实验,科幻作品可以用来考察科学、技术、自然与人类社会交互作用的诸多可能性,如:
某些特别的技术(如隐身衣、基因编辑)被发明及应用以后,人与人类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一个特殊的物理空间及状态下(一个引力只有地球一半的星球),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通用人工智能出现之后,人类社会会是什么样?
5. 中国科幻叙事中的哲学
相对来说,目前对国外各类科幻作品的哲学解读,仍多于对国内作品的分析。而挖掘中国科幻叙事中的哲学,可以更好地厘清中国科幻发展的脉络及方向,促进共识与创新。
即将毕业的哲学系博士生、科幻作家双翅目认为,科幻的创作与哲学的论文写作有很紧密的联系。有时,她会把可以被论文化的想法,或者是可以被放置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想法写到哲学论文里,把无法放入哲学体系中的想法呈现在科幻作品里。
双翅目说,中国科幻叙事追求的哲学母题应当是启蒙性、中国的哲思特色和世界级的认知高度。中国的科幻创造需要完成对知识的启蒙和对世界的深度思考,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思(如:非二元对立的本体论,不以神学为依托的伦理观,道、器、物的逻辑体系等),同时攀登那些世界级的文艺作品能达到的理性与情感的高峰。
关于中国科幻的哲学问题意识,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的访问研究员三丰认为,与双翅目所提的“启蒙”类似,现代性问题是中国科幻非常强的哲思传统。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未来不但是一种时间上的彼岸,还是一种空间上的彼岸。同时,东方式的伦理思想和宗教、世界观,也是中国科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价值预设。此外,中国的科幻作品中展现了不少对以亨廷顿和福山为代表的文明论的反思与超越。
6. 结语
在四组嘉宾分享结束之后,与会讲者与听众进入了自由问答环节。一些同样精彩的讨论包括:
《流浪地球》中体现出的“带着地球逃跑”的家园式的思路,与西方传统超级英雄电影里“如果地球住不下去了,就换一个星球居住”殖民性的思路迥异,反映了中西方文明不同的末世生存之道。
定义科幻,很重要的是新奇性与认知有效。前者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影响,体现了左翼乌托邦构想与科幻文学的亲缘性;后者则抓住了科幻与广义哲学严谨逻辑的一致性,给科幻创造提出了更高的理性要求。
关于科幻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推演或者基于可重复、可验证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探索。而科幻未必需要基于真实的科学技术,在思维与逻辑方式上搭建一个自洽的世界即可。
基于本次讨论的方向与内容,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将在之后开展更多科幻与哲学相关的活动,敬请期待。
李治霖,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实习生] | 采写
孙艺萌,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实习生]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