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本体与知识:东西方思想视域中的虚拟现实”在北京召开

2023-03-09 12:04:05

虚拟现实概念自提出以来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是学界与大众所持续关注的热点前沿话题。1月14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会议室举行了以“本体与知识:东西方思想视域中的虚拟现实”为主题的报告讨论会,并邀请了12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包括道家、佛教、体育、脑机智能、游戏、动物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本次会议从东方思想转入西方思想的视野,最后进入当代科学技术三重视角的转换当中,完成了一次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再次深入探讨。

第一场报告由来自北京大学的郑开老师进行,道家文化是我国本土诞生的宗教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积攒了许多我国的特色思想理论,同时也对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过深刻影响。 郑开老师的报告提取道家思想,对精神现象(梦、诚、良知、神明)展开虚实之辩,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帮助我们理解精神现象,也对我们理解虚拟现实概念带来了新的启发。

pic-01.jpg

佛教思想同样源远流长,由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来自北京大学的杨浩老师从印度佛教思想到中国佛教思想,虚实二字贯穿始终,再到最后用佛教思想去考虑虚拟现实的虚实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宗迪老师以中华文化之瑰宝《山海经》中的一种传说妖怪“蜮”为例,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妖”何以为“妖”。“妖是想象的虚幻之物,但又是人们信以为真之物,它是一种精神实体。这种想象之物(虚)依靠现实之物(实)而生,并可以变换出各种虚虚实实的样子,在文化世界中成为比现实之物、比现实的人类更具影响力和永恒性的实体。”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刘老师以《左传》中的这句话作为报告的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日常运动当中,来自清华大学的体育运动研究领域的专家乔凤杰老师是表示,虚拟现实中的运动体验虽然更加安全,更加有趣,但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还是只能起到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另外,乔老师谈到了作为一名运动者该如何面向虚拟现实“利用并用好虚拟现实;审美并享受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与客观世界(本质上也是虚拟现实)的交互中,寻找并建构生命的意义。”

对于当前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一直是近些年的舆论热点之一,浙江大学的李忠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他所在团队对于脑机接口技术以及意识研究的最新进展。传统的脑机接口是从脑到机的控制,最新的技术在尝试脑机闭环的调控。相应地,脑机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哲学问题“本真意识问题”。李老师在报告中表示,基于现有的研究和技术,证明具有本真意识的脑机智能是可能的,而且正在(部分地)变为现实。

来自厦门大学的王晓阳老师对元宇宙及其中的意识进行了讲解。在虚实交映式的元宇宙中,一方面,从因果关系上讲,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是镜像交映的,即便存在某种交互影响,也不会是实质的因果作用,因而不存在因果上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从概念上讲,没有“现实”,就谈不上“虚拟”。就此而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依然要存在一种概念上的依赖关系。

pic-02.jpg

首都师范大学程广云老师的报告内容讲述了三部分内容,首先是预测市场:群体智慧与市场机制,其次是代际协商:协商民主与时间分叉,最后是虚拟现实的预测市场与代际协商。在报告最后,程老师谈到了今天汇报内容与虚拟现实的关系,“不同于查尔莫斯所理解的狭义的虚拟现实,我是在讲广义上的虚拟现实。预测市场可以理解为虚拟市场,这就是在讲未来的,这个未来是通过市场机制所呈现的。”

主体概念由来已久,历史上的诸多哲学家都对主体概念进行过详细的研究,那么在进入元宇宙之后,人类的主体概念将如何理解,来自南京大学的蓝江老师表示在今天的元宇宙时代,在暗箱里脾睨世界万物的主体位置已经被掏空了,我们的内在意识或许正随着数字网络的链接,延伸到外部,成为反过来制约着我们身体的潜在力量。这仍然是一种主体,困为它仍然是由我们自己生产出来,并反过来支配我们行为的力量,但与以往的主体哲学不同的是,这个主体或许并不完全位于我们的内部,而是被分散到了外部,或许,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发明一种新的概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主体”。

科技的进步带来社会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虚拟现实与元宇宙至关重要,浙江大学的李恒威老师在本次报告中为我们带来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李老师从人体构造的角度以科学的方式为我们说明了现实知觉的形成。随后,从人体转向虚拟现实,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在虚拟现实当中感知事物。另外,李老师还讲解了有机体在面对环境刺激时的一些情况,具体为有机体应对环境刺激的感觉—运动策略被内化了,出现了以虚拟的内部模型或以虚拟的表征操作为形式的智力,在人类社会,这表现为高度发达的符号思维以及逻辑思维形式的智力。

如果说之前的讨论停留在虚拟现实的实现之前,那么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老师的报告内容则处在虚拟现实及元宇宙实现之后。薛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游戏领域的玩家与研究者,从游戏出发结合现代科技为我们讲述了科技的迭代更新是如此之快,薛老师表示其对于元宇宙持有乐观态度。此外,他说:“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前瞻领域,这些都会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生产方式。这就说明数字科技绝对不可能是泡沫,只是可能会由于资本的炒作会有很多的衍生物,从而带来一些泡沫,但是它的基础建设、基础设施都是非常顶级并且扎实的一些前沿科技。”

在增强性的虚拟实在当中,王球老师通过研究动物与人类对于现实的感知,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结论。他表示,在虚拟实在3.0中,NPC也好,Avatar也好,其形象上的笨拙、机械和呆滞,犹如动物园的动物。“动物园、仿真的玩具动物和普及的物形象宣传,所有这些全是在动物开始撤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之时才发展出来的。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创新实际上是种补偿方式。然而,实际上,这些创新本身和驱赶动物⼀样同属于⼀种无情的运动。建造装饰得有如戏院的动物园事实上就是动物被绝对边缘化的⼀种表现。”

物理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量子力学的诞生更是对于我们理解世界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作为最后一位发言人、北京大学吴飙老师对于多世界理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关于多世界理论我认为它的一个惯例就是波函数是真实的,所有的东西比如包括我们人这些宏观物理都是由波函数来描述的,我们整个宇宙是由很多个平行世界构成的,每一个平行世界都认为是真实的。当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是存在争议。”争议的地方在于我们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在每一个世界里面都只能感受到自己这个世界里面的状态,无法探知别的世界,现在按照平行世界理论,我们在物理上如何去证实这样的事情,但按照这个理论本身我们又没法去探测它,但是我们知道平行世界就是互不干扰的存在着,所以原则上就没有办法去探测另外一个世界是不是真实存在。

pic-03.jpg

赵钟瑞  撰稿





简介

活动主办方:

活动时间:

2023-01-14

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

活动状态:

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