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博古睿讲座29|仁爱与关爱

2024-07-08 16:44:06

2024年7月16日傍晚,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举办了博古睿讲座29,主题为“仁爱与关爱”。本讲座旨在就南洋理工大学哲学教授、2015-2016年度博古睿学者李晨阳的新作《重塑儒学:与时俱进的探索》(Reshaping Confucianism: A Progressive Inquiry, 牛津大学出版社,2023)第二章中关于仁爱与关爱的道德核心概念作出分析。讲座由清华大学伦理学教授肖巍评议,并通过本中心的微信视频号和哔哩哔哩频道进行了直播。

在讲座中,李晨阳首先介绍其新书的方法论,然后对儒家核心概念“仁爱”与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关爱伦理学进行了比较和追述,并总结了其1992年提出的“儒家关爱说”(the Confucian Care Thesis),即用 “关爱”(care)来解读“仁”,以及三十几年来围绕此观点的争论。

 

哲学研究的两种进路

哲学著作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另一种是基于各种概念的教科书。前者一般不系统介绍哲学传统,后者不致力于提出创造性的学术前沿观点。李晨阳的新书试图兼顾这两者。他从2015年成为博古睿年度学者开始写作,致力于对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做出融会贯通的创新观点。本书中的十二个概念概括了儒家的主要哲学传统。

儒家哲学主要有两种方法论:历史的和哲学的。仔细考证并还原历史中儒家哲学提出者本人的观点,是历史的进路;而思考儒家如何不断更新概念解读以回应当代世界的挑战,则是哲学的进路。值得注意的是,读者不必用一种进路来评判另一种进路。例如,在讲述“自由”的第十章节中,李晨阳提倡在传统哲学解读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当代社会的儒家哲学的观点。打个比方,当我们建构一座房子时,“修旧如旧”是历史的还原方案;而按照哲学的进路,则要求我们在当代的标准上根据需要进行改造,好比可以装空调以适应当代生活需要。

 

与时俱进的解读原则

儒家不仅仅是孔子的学说,因此该术语的英文翻译(Confucianism)不够准确。儒家还包括孟子和荀子的学说以及汉代结集的儒学文献《十三经》,而且不限于这些。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哲学传统。从先秦到汉代,再到新儒家的思想家,反映了儒家阐释学的发展趋势。即使当今学者不同意历史中的儒家学说观点,我们也应对文本进行历史性的解读,尽力还原其原貌。哲学研究中通行两种原则:“宽容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和“人道原则”(principle of humanity)。在这两种原则的基础上,李晨阳提出了“与时俱进的人道原则”(principle of progressive humanity)。他设想,如果古代的思想家生活在现代,他们的思想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关于儒学的哲学阐释一直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当代儒家哲学应该发展出适合当代的思想。李晨阳的新书就是依据这些原则写就的。

 

关爱伦理学(Care Ethics)

不同于先前的哲学流派,如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康德伦理学、功利主义哲学等,关爱伦理学是上世纪最后二十五年最主要的哲学议题之一,其历史背景为性别平等思想的发展。在此之前,性别平等的主要关切是女性可以承担和男性同样的工作责任,但这种取向也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是男性作为标准?这一要求的潜在意涵是以男性工作内容作为制定劳动的标准,然而这是不合理的。在儿童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中,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研究道德发展理论的著名学者,他通过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推理发展提出了三个主要阶段和六个亚阶段。然而,在他的研究中,关于性别差异的部分引起了许多讨论和批评。他以康德式的原则作为道德推理,来衡量儿童的道德成熟度。柯尔伯格认为男孩更倾向于基于规则和正义的道德推理,更注重权利、义务和法律;与之相对的是,女孩更倾向于基于关怀和人际关系的道德推理,具体表现为她们更注重维持关系和照顾他人的感受。这些发现促使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在《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和妇女发展》(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1982)提出了关爱伦理学。吉利根认为柯尔伯格的理论框架存在问题,女性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以关爱为主线,因此我们不能用两种不同的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标准互相衡量。

在《关怀:一个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主义视角》(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1984)一书中,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对吉利根的关爱伦理学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诺丁斯对关怀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定义,将其分为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后者是一种经过反思和选择的关怀行为,即使在没有自然情感驱动的情况下,个体也选择去关怀他人。诺丁斯强调关怀是一种关系,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关怀和人际关系是道德生活的核心。

 

仁学、关爱伦理学与康德式伦理学(Kantian Ethics)的比较

在其“儒家的‘仁’与女性主义的‘关爱’”一文中(“The Confucian Ren and Feminist Care: A Comparative Studies,” Hypatia, 1994),李晨阳首次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该文强调儒家仁学与关爱伦理学的三个共同点。

 

  1. 与康德的实践理性伦理学不同,儒家仁学和关爱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仁爱”与“关爱”,都重视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

  2. 儒家与关爱伦理学对道德行为者的理解非常相似,他们强调人是关系中的人,而不是康德式的完全独立自主的存在。

  3. 儒家和关爱伦理学都主张爱有差等。

 

以上三个方面涉及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道德行为者的性质、以及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儒家仁学和关爱伦理学在这三个方面的相似性对于我们理解二者有重要意义。

 

“儒家关爱说”(the Confucian Care Thesis)及其有关争论

之前关于儒家与女性主义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儒家如何歧视妇女,李晨阳的文章把有关讨论转向哲学层次,同时也引起了学界的不同看法。在其文章《儒家真的有“关爱”吗?》(“Do Confucians Really Care?”)中,丹尼尔·斯塔(Daniel Star)回应了李晨阳提出的“儒家关爱说”。斯塔捍卫关爱伦理学的概念独特性,认为关爱伦理学关注具体关系中的人,而儒家伦理学则关注角色关系中的人。因此,斯塔认为儒家伦理学不是一种关爱伦理学,儒家“关爱”与关爱伦理学中的“关爱”有显著差异。李晨阳则认为,任何两个概念都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关注儒家仁学与关爱伦理学之间的相似性有非常重要的哲学意义。

在诺丁斯的书《母性因素:道德的两条路径》(The Maternal Factor: Two Paths to Morality, 2010)中,她主张儒家伦理与关爱伦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她以儒家思想实践的历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作为理由,表明儒家思想并不关心女性。诺丁斯还认为,儒家伦理和女性主义关爱伦理对美德的看法不同。按照诺丁斯的解释,只有在有关系的人之间才有真正的关爱。李晨阳认为这种不同恰恰证明了儒家伦理学的长处,因为儒家主张仁爱与关爱不仅仅存在于已经有关系的人之中,而且也可以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维吉尼亚·赫尔德(Virginia Held)则认为 “关爱”(care)是女性主义哲学的专有概念,不能挪用与儒家。

 

“仁”:流动的解读与翻译

李晨阳在其新书的第二章表明,前儒家时期“仁”的主要含义是关怀关心他人,这一含义在儒家伦理中得以延续。孔子将“仁”从一种具体美德转变为综合美德的过程中,保留了关爱的意义。

儒家的“仁”强调以“爱”释“仁”,如果将“爱”译为 “love”,可能会有过度解读的嫌疑。更贴切的是将“爱”理解为 “care”,指一种关爱之心。关于仁爱,儒家和墨家的辩论点在于,墨子主张“兼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孟子则提倡渐变与“差序”式的“仁爱”,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李晨阳主张,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儒家伦理学。解读不同于翻译。李晨阳在其书中并不主张将儒家伦理学完全归结为关爱伦理学,也不是把“仁”翻译为“关爱”,而是提倡借鉴“关爱”相关概念来解读仁。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 “care” 而非以前常用的“benevolence” 或 “love” 等来翻译“仁”,李晨阳表示看到了自己研究的影响。


文字:Berggruen Intern李林壑

审核:李晨阳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李晨阳

活动时间:

2024-07-16

活动地点:

万圣·优盛阅读空间

活动状态:

已结束

直播

嘉宾

肖巍

清华大学伦理学教授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