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 科幻视野下的未来私生活
2023年2月25日至26日,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举办“科幻视野下的未来私生活”研讨会,邀请多位科幻作家、哲学和科学学者围绕未来家庭和亲密关系、大脑、意识与科技伦理,和技术时代的文明进化三大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一、未来家庭和亲密关系
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就“在未来技术的冲击下,人类的家庭是否还有可能” 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科幻与哲学有相似之处,二者都以超出日常的尺度思考人类生活的底层逻辑和最根本性的问题,而科幻通常能为人们带来哲学概念所不能及的细腻情感冲击。“家”与“爱”在古今中西文明语境中有所区分,而被现代文明所推崇的技术建立起一套与古希腊“生命逻辑”并存的“技术逻辑”,科幻能够在当下古今文明之争和两种逻辑并存的均衡状态中对未来人类命运进行前瞻和预测。在关于克隆人、人造子宫等的科幻畅想中,中国哲学中对天地的理解、修齐治平的空间结构和亲子世代构成的时间结构组成了以家为交点的“中国式十字架”,能够与“止于至善”的思想资源一起,回应技术、个体主义和现代性带来的人类文明危机。
北京大学吴飞教授认为中国科幻之生命力恰恰在于回应现实关切,扎根于基本伦理问题。人类家庭是否具有根本性?未来的家庭是否有可能彻底消失?他认为对家庭的重视与否虽然在中西方哲学理论中有很大区别,但在基本生活方式上有很多共性。其次,家庭是自然的,抑或是社会构建的?亲子代际在中国思想中的想象挑战了传统线性时空。在这种时空观里,每个个体都有独属自己的、不可打破的时间,而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时间依托亲子关系相互内在,再往外扩展到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时空交汇。这种“性命节律”的时空节奏无法被科学技术打破重塑。
科幻作家、博古睿学者宝树针对科幻视野下的亲子关系与人类未来展开讨论。亲子关系是人类演化的关键要素,当前,亲子关系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现代转型危机,如生育率下降、代孕和基因编辑等问题,许多关注孕育的变异和辅助生殖技术的科幻作品应运而生。亲子代际关系中,孩子作为“他者”与父母的冲突被前所未有的科技手段激化,长寿技术对世代意识和人伦观念的改变、以及死者意识被“纪念品化”及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同样也是近年来科幻作品关注的重点。
科幻作家灰狐基于对科幻作品《黑镜》《终极实验》《万神殿》《上载新生》中的虚拟现实、意识上传、数字人格对婚姻生活影响的描述,讨论未来新世界的构建是否是以无数人的隐私作为代价,并呼吁科幻作者关注价值观冲突和科技的隐患。科幻作家阿缺对“未来我们如何表达亲密关系”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脑机接口、大脑作为读取存贮盘的技术变得成熟,求偶行为、亲子关系和最普遍的学习过程或许会被大大改变。他也谈及近日来元宇宙的逐渐冷落,以及VR等虚拟现实技术会给部分现实中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提供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教授首先对“元性爱”进行定义,类比“元认知”作为对认知的认知,可以被理解为对性爱的性爱。从元性爱的可能手段分类来看,它包含通过药物实现的生化改变、数码实现的物理刺激等。一方面,元性爱可能会带来人类生存状态水平的显著提升与美满人生创造,但也可能带来个体心理紊乱甚至死亡的威胁,另一方面,元性爱或许会带来人类探索和追求未知欲望的降低,但也可能促进全新人生目标的产生。
二、大脑、意识及科技伦理
北京师范大学刘超教授介绍了与人脑相关的科幻作品,如《黑客帝国》、《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等。接下来,他介绍了现实中的人脑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科幻与现实的差距,例如现实中的人脑研究受到基于研究对象的伦理限制,发展有所迟滞。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陈海丹教授介绍了新兴科技伦理研究与脑机接口,并联系科幻作家阿缺创作的《2039脑机时代》讨论了脑机接口存在的伦理问题,例如在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知情同意、自主性、人格同一性问题,在非医疗场景中的神经隐私、神经监控、神经炒作、人类增强的伦理争议,以及如何评估安全性和潜在的伤害。
复旦大学王球教授就数码人格的兴起与日常自我意识的消逝进行讨论,基于O’Brien和G.E.M.Anscombe日常自我意识理论,他联系萨特的“凝视”,引入了在与他人交往中感到不安的日常自我意识,并探讨了数码人格和自然人格的差异,例如,在数码人格中,日常自我意识的变量缺失或者无效,因此,哪怕数码人格可以自知地行为,也无法自知地感受。如果我们将一些社交工作越来越多地委托给数码人格,日常自我意识将会有很大改变甚至消失。
西安交通大学王珏教授提出“我们应该与社交机器人共情吗?”的问题。她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共情方式,分别为休谟意义上的共情(rudimentary empathy)、斯密意义上的共情(projective empathy)和原初的同情式共情(proto-sympathetic empathy),并认为人机未来共同体的伦理范式取决于如何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理解我们和机器人之间的共情的性质和范围;2.如何理解我们和机器人之间可能产生的共情对人类主体自身的影响?
三、技术时代的文明进化
科幻作家、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王瑶(笔名夏笳)教授从自己的作品《2044春节旧事》和《中国百科全书》谈起,追溯历史中的乌托邦和恶托邦写作传统,例如莫尔的《乌托邦》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随后,她谈及科幻作品中隐含的公私领域划分的现代性问题以及对私人领域问题的忽略,她认为,科幻中蕴含的激进想象或许能为我们提供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养老、育儿、亲子陪伴、甚至涉及非自愿生育的人口拐卖等问题的方案。最后,当我们思考是否存在打通物质和精神的新技术方案时,我们可能需要追问身体与幸福和快乐的关系;以及,我们在未来的数码信息时代应该如何划分私有和非私有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中文系贾立元教授同样谈到“私生活”的定义,当公私交接的界面由传统社会的单向度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双向度,在社会老龄化、少子化趋势逐渐加强的背景下,AI和云端的存在是否会让私生活成为某种公共生活?AI和作为个体的人又是否会形成新的生命单元和智慧共同体?
科幻作家江波针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主义与文明衰败之间潜在的关系展开讨论。他提出,个人主义解放人的个性、强调个体为核心,这是否与现代文明生育率下降之间存在因果或相关关系?在未来世界的幻想中,中心是个人主义的,而外围世界往往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结构,这样消耗性、不可持续的过程繁荣社会的衰败并不一定会导致文明的灭亡,但长期内力量中心、族群等的动态变化,可能会对文明有长久的负面影响。
科幻作家陈楸帆从近日大火的ChatGPT对AIGC被广泛运用的时代生活进行想象。他首先介绍了科幻作品和真实世界中的AI发展时间线,以及颇具趣味性的人机协同科幻写作成果。随后,他详细介绍了Open AI的 GPT-3模型,以及在AIGC时代里人们生活将会发生的改变,或许,人类会在人们毫无觉察的时候跨越奇点,并后知后觉地发现人类只是行星级智能进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简介
活动主办方:
活动时间:
2023-02-25
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
活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