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 | “道与科技”
2023年5月13-14日,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北京成功举办“道与科技”工作坊。会议邀请到了哲学、科学史、宗教学、社会学、博物学和生命科学等18位学者嘉宾,就自然与自化——道家(道教)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古代科技与现代科学的话语体系与方法论比较、道家思想对现代科技的思考与启发等议题展开会议分享和交流讨论。
博古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阐述了“道与科技”这一主题的当代性和重要性,指出道家道教关涉科学与人文,善于观察自然,对古代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同时也启发了当代的科学研究;道家人文思想也提醒世人,如果没有“道”,科技有会走向对人的反对对立面的可能。近三百多年以来,理性思潮高歌猛进,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近现代的科技文明,同时也使对象物化、量化,追求效益至上。老子既讲“为学日益”又讲“为道日损”,明确提出了“为学”和“为道”是两种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由于“为学”和“为道”两者在认识对象、认识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益”和“损”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途径和认识方法。“为学”获得的是有关经验世界的知识,是科技理性可以认识和控制的;“为道”则是关于“道”的理解,关涉的是生命的世界、信仰的世界、伦理的世界。庄子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更是点明了人和技术发生颠倒、让人物化成为机器的工具和部件的风险,将会危及人与自然。科学就像GPS,它能告诉人们怎样到达目的地,却无法给人确定目的地。人生的方向、人类的未来应该是“为道”的领域。所以今天的“为学”和“为道”不应着眼于互相取代,而是建立起“学(科学)”和“道(人文)”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消减科技理性与人类理性的紧张,实现科技与人文、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董光璧先生为工作坊做特邀演讲。在回顾其著作《当代新道家》的主要观点时,他认为有些学者在基于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向东方特别是道家某些思想归复,他把这些具备“贯通古今、契合东西”新文化特质的学者称为“当代新道家”;认为“新道家”是在克服科学与人文分裂、东方与西方隔阂的努力中形成的。一些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虽然他们多不自称道家,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着“当代新道家”的形象。他们发现并阐述了道家思想现代性和生态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如英国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等。董先生把当代新道家的思想用贴近道学的术语概括为“四论”,即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和无为论,并重申了重新发现道家具有让地球这个航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他认为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和出绿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当代新道家的自然人文主义复归,既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一种世界性的复兴,又是一种新启蒙运动。因为这种复归要求,对已经成为传统的“人与自然分离”的现代社会,进行自我批判。新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解决当代“文明危机”的一条出路,也是重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案。纵揽中国文化的历史遗惠,道家思想深具“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特质。而新道家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以及发展未来新文明的德智平衡的价值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第一天包含了9个主题报告分享。在“自然与自化:道家(道教)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技术”模块,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分享了现代道医将道术系统与数字化软件结合起来的新发展,从宗教实践的角度阐述了道家道教思想为当代医学和人的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对“道与科技”进行了概念性解析,认为居间于两者的知识才是最应被关注的;运用道家“主体性不对象化”的思考方式,可以是我们对技术(技艺)规训性的一种自觉,进而化解人在造物过程中遭遇反向塑造的风险。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邰谧侠提出两种对老子与科技的关系的解读,认为《老子》主张的虚无、自然、无为、柔弱原则可以归于阴阳框架,并分析了在此框架下发展可持续的环保科技的可能。
切合“古代科技与现代科学:话语体系与方法论比较”的主题,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教授以技科(technoscience)在认知、技术、生产、政治的综合作用下的疯狂发展为切入点,认为局部理性导致整体非理性的过程可能改变人类的基本生物属性,提议通过限制技科投资、理论反思和复兴与科学平行的博物学等方面来缓解当下技术和科学对人的压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对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知识体系与方法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工程科学虽基于自然科学,但却与其应用对象关联紧密,与人文社会学科成互补之势,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赖立里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虚实观影响了中医的身体观,可以推动我们对当下逐渐彻底信息化的现实作深入思考,乃至重新想象一个并不必然令人恐慌乃至崩溃的“虚拟世界”,它并不必然导致对我们的生存现实和人体生命的入侵。
在“道家思想对现代科技的思考与启发”模块,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认为道家思想的现代性表现在其批判精神,同时道教的内丹与中医有相同的底层逻辑,通过对身体内部“精、气、神”的调整便可达到身体的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士颍分析了易学象数学的科技属性,为道教提供了成熟的支持框架。科学文化学者潘涛介绍了物理学家和系统理论家弗里乔夫•卡普拉(Fritjof Capra)从引进东方思想建立一种新物理学,试图建立东西文化平衡的世界文化模式的思维升级历程,他认为其现代系统论观点表现着向古代中国人思想归复的特征,体现了老子的伟大的生态智慧。
在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学者分别从自己的领域和角度出发,深入讨论了东西方思想的差异、古典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科学的局限性以及预测的复杂性等问题,为工作坊增添了生命科学、医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多元视角。博古睿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休教授白书农首先就“道法自然”里对“自然”的理解方式向人文学科学者提问,并提出科学技术是一种认知方式,本身是有局限的、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由人类不断试错和讲理推动。博古睿学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龚隽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道”与“器”、“体”与“用”的关系;尤其是古典意义上,“道”与“器”两个概念是合一的,不能只讲技艺而抛开伦理道德,古典意义上的科技背后有一个整体的统合的大概念。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教授赵立平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黄飞龙则谈到了西方科学的局限性,特别是“还原论”的局限性,他们认为现代科学已经开始向整体论发展,这也为中医和道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张柏春以经典力学体系的发展历史为例做出回应,阐释西方古代也存在整体论,到近代即使“还原论”略显强势,整体上还是系统性地蓬勃发展。郑开和赖立里讨论了“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以及真理的多元性,他们认为“道法自然”并不是指与自然界的关系,而是指事物的自我属性,而真理并非单一的、唯一的,而是多元的。陈霞、董光壁和胡士颍则提出了关于古代道术系统和现代数字化科技结合的问题,这也引发了其他学者对预测和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讨论。宋冰和白书农都强调了行星性思维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或地区中心主义,站在全人类和地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也正是博古睿中国中心一直致力的思想事业的核心。
本次工作坊为跨学科、跨文化、跨代际的与会学者提供了一个多元讨论的平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深入主题,倾听其他学科背景下对于道与科技主题的理解、讨论了科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强化了科学与人文应一步加强合作的共识,为理解道与科技的当代性提供了很多新的视角和启示。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活动时间:
2023-05-13
活动地点:
北京
活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