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博古睿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陆俏颖在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主持题为“最小认知是什么”的工作坊。活动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周理乾讨论了“植物有认知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球分享了“我们如何探索动物意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鲍平磊分享了“灵长类动物的视知觉研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孙骞谦介绍了“最小认知与实践理性”。
What is Minimal Cognition?
认知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认知的进化起源在哪里?在于生命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出现?
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认知吗?动物认知与人类认知两者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还是质上的?
认知需要特定的物理基础吗?AI有认知吗?认知和主体性有什么关系?
博士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是结合电生理,脑功能成像,以及深度学习网络的技术来研究灵长类动物的视知觉的神经机制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领域为心灵哲学、行动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当下的研究兴趣集中于行动与知觉,认知的机制与架构,认知基本单元与认知科学的整合等方向。
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科学哲学、心智哲学等。曾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上海市“浦江计划”人才、“洪谦奖”一等奖等荣誉。在《哲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哲学、生物学哲学、心与认知哲学、一般科学哲学。Synthesis、Cybernetics & Human Knowing、《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圆桌论坛特邀嘉宾 | Specially Guest
哲学博士,现任职浙江大学哲学系,研究员(百人计划文科A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心灵哲学、早期现代西方哲学等,关注学科交融背景下的意识、心灵、意向性、知识等问题。
博古睿学者,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科学哲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进化论相关议题。
14:00-14:15 主旨演讲1 周理乾:植物有认知吗?
14:15-14:30 主旨演讲2 王球:我们如何探索动物意识
14:30-14:45 主旨演讲3 鲍平磊:灵长类动物的视知觉研究
14:45-15:00 主旨演讲4 孙骞谦:最小认知与实践理性
15:00-16:00 圆桌论坛
直播平台 | Streaming Platform
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 | 思想改变世界
聚焦东西方对话,对影响人类变革的深刻变化开展跨文化、跨学科研究。重点关注前沿技术和社会治理等相关主题,特别是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全球治理和全球化等议题。
Berggruen Research Center, Peking University | Ideas for a changing world
The
Berggruen Research Center is a hub for East-West research and dialogue
dedicated to the cross-cultur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s affecting humanity. Intellectual themes focus on
frontier technologies and society—specificall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microbiome and gene editing as well as issues
involving global governance and globalization.
3月27日,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举办工作坊,由博古睿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陆俏颖主持,邀请四位国内学者共同讨论“最小认知是什么”这一主题。开场环节,陆俏颖首先澄清了活动主题,追问什么是最小认知——并没有预设存在某种认知的最低限度或标准,而是希望在追问中寻找认知的核心特征,探索认知在进化上的起源。通过不同认知的对比,思考是否存在多种认知形式的可能性。
第一位报告人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周理乾,他讨论了“植物有认知吗”这个相当有趣的问题。周理乾首先列举出判定植物认知存在的种种困难,再从功能和结构两个层面,尝试回应如何确定植物的感知、记忆和行动,以及如何确定植物的认知系统的问题。 在考察过一些对植物认知的反驳之后,他尝试用认知始于感觉运动协调来界定最小认知,为理解植物认知提供了一种生物启始进路的解读。
随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球分享了关于“我们如何探索动物意识”的看法。他首先引入意识理论的一些重要哲学区分,根据意识的表征主义,选择用一阶表征理论还是高阶表征理论来理解意识,会得到“动物是否拥有意识”问题的不同回答。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意识是否是二态的,某物是否要么拥有意识,要么没有意识?意识的非连续性论题会给出肯定的回答,继而遭遇寻找意识划分标准的困难;与此相反,连续性论题主张意识在丰富性上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但也会在解释“部分地有意识”时遭遇挑战,并且可能会承诺一种泛心论的立场。
两场精彩报告结束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鲍平磊分享了“灵长类动物的视知觉研究”。他通过介绍灵长类动物视知觉形成过程的神经机制,阐释了认知科学研究中对认知的界定。认知科学会把认知理解为接受和选择外部信息,以产生动作行为的心理过程,并且尤为关心认知的计算过程。关于何为认知的本质,鲍平磊列举了认知从宽泛到具体的不同等级,以供为认知的不同理解,提供认知科学视角的可能定义。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孙骞谦,报告题为“最小认知与实践理性”。他提出必须在行为语境下理解认知,将认知过程定义为帮助个体行为的、以表征为形态的信息加工过程。为了将认知与机械区分开,他列举了即时与灵活性、认知统一性、行为优化这三个满足认知条件所需的约束。并提出,只有以实践理性为信息整合的原则,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才真正体现了认知的意义。
主题报告结束后,浙江大学哲学系李忠伟教授作为圆桌论坛特邀嘉宾,与主持人和四位报告人,围绕着最小认知的相关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次讨论,诸位学者仍觉得意犹未尽,对后续系列活动充满期待。
实习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蓝天蒙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