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出版《跨越语境的共生:一种共存的哲学》
宋冰、展翼文主编
作为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生命科学中的共生与东方‘共生’哲学”项目的成果,文集《跨越语境的共生:一种共存的哲学》(Gongsheng Across Contexts—A Philosophy of Co-Becoming)于2024年1月由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点击免费下载电子书)。这本跨学科、跨文化的书籍深入分析“共生”在各种古典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起源与基础,探讨共生现象与东亚长久以来“共生”(gongsheng/kyōsei)的世界观与社会实践之间引人入胜的相似之处,强调物种间的关系性与相互嵌入,提倡“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精神。此外,本书讨论了东亚的“共生”与欧洲的“共融主义”(convivialism)间的异同。“共生”与“共融”的哲学基础不同,但在对全球性危机的关注,以及伦理和政策愿景上有诸多共同之处。
近几十年来,共生与共生现象是生物学和演化理论领域中热门的研究和辩论主题。在中国和日本,“共生”一词不仅用来翻译生命科学中的“共生”现象,而且早已注入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深刻意义,意涵着世界由相互嵌入、共存和共容的实体构成。“共生”作为现代中国和日本高频词,已成为一种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极具吸引力的思维框架,反映了东亚社会的深层文化和心理结构,以至于人们很少停下来反思这一概念的哲学起源和基础。
有感于此,并意识到这一概念的潜在全球意义,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于2021年8月启动“生命科学中的共生与东方‘共生’哲学”项目,并举办第一次工作坊“‘共生’:生命科学与哲学视角”,探究生物学领域中“共生”的概念,以及中国哲学中对“共生”的阐释。同年10月举办的第二次工作坊以“‘共生’概念的内涵和建构”为主题,着重梳理和分析“共生”的概念与内涵,及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意义。2022年9月举办的第三次工作坊“共生的边界、凝聚力与行星治理”邀请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者,共同探讨构建跨越族群、物种和文化的“共生”行星秩序框架的可能性。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序言
第一章: 全球性风险汇聚之际,我们需要怎样的智识转变?生命科学中的共生与哲学中共生概念的启示
宋冰
博古睿研究院高级副院长
中国中心主任
第二章: 共生概念的再造:本书的方法论及其哲学含义
展翼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第二部分 古典哲学中的共生
第三章:宋明儒“仁者与物同体”的伦理型“共生主义”述略
吴根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
第四章:道家哲学中的共生观:以老、庄为例
龚隽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 2022-2023博古睿学者
第五章:“人无病,即天无病也”——道教共生思想与生态文明
陈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 2022-2023博古睿学者
第六章:“缘起”与“共生” ——佛教对人与自然、文明间和谐之道的启示
龚隽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 2022-2023博古睿学者
第七章:文的缝隙、混沌之边:从共生的难题到“宇宙的希望”
石井刚 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 东亚艺文书院院长
第三部分 当代语境中的共生
第八章:如何理解共生?——两种生命图景的冲突与融合
杨仕健 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第九章:人体共生微生物研究正在修改“人”的定义
赵立平 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埃弗里芬腾冠名(终身)讲席教授
第十章: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的“共生”
周维佳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何俊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第十一章:药食同源:传统医学中的共生实践
赖立里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 / 2023-2024博古睿学者
冯珠娣(Judith Farquhar)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马克斯·帕列夫斯基名誉教授
第十二章:国际关系学中的共生学派:中国经验
任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第四部分 共鸣
第十三章:共融主义的起源和理论基础
阿兰·迦耶(Alain Caillé) 巴黎第十大学荣休教授
第十四章:本体论、共融与共生或:自然的馈赠?
弗兰克·阿德洛夫(Frank Adloff) 汉堡大学社会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