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颂雄(Patrick Soon-Shiong)博士,围绕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一次近期访谈。
即使我们一两百年后才可能进入强人工智能或超强人工智能时代,哲学家、思想家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现在起步也不能说是太早。
“中国优化共生设计方案”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涉及如何面对我们今天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10-15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
各个国家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原则的提出都是对人工智能进行负责任创新的重要尝试,而未来的重点一定是伦理与治理原则如何进行技术与社会落地。
在西方社会,“监控资本主义”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和政治关系,“隐私”这个古老概念将如何重新定义我们在数字时代的认同与感受。
尼古拉斯·博古睿和内森·加德尔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替代性的治理框架构想,即通过将社会网络和直接民主纳入西方治理系统,以削减民粹主义的影响。
在民粹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化潮流仍然有力地压制着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反弹。
“设计人工智能必须优先考虑能自然引起道德伦理反应的直觉性人工智能工程。”
“人类的命运是变化无常的,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与之一同变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博古睿研究院公布第5批博古睿学者名单,致力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巨大变革的时代,培育创新性思想,促进全球学术和文化交流。
自人工智能诞生起,AI伦理的争论也随之产生,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
超级智能机器会成为我们的仆人还是主人?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它将人工智能和人类看成根本不同的两个类别。
天下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方法论,可以用于分析世界政治。
订阅邮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